神弗福也-一则与《曹刿论战》有关的故事

桦树

这是初三那年的事。

那天第一节课,我迟到了,两三分钟而已。趁班主任转身写板书的时候,我悄悄溜进了教室,刚坐定,班主任问我,怎么柳丝丝今天没跟你一起到?呃……看着黑板上的“曹刿论战”,我脑海里思绪飞快地翻滚着。

“昨晚我们一起讨论《曹刿论战》到很晚,丝丝现在在宿舍睡觉呢,他赌我能顺利把全文背下来。”

“赌资是什么?”

“我能背下来的话,他猜您就不会追究我们迟到。”

“输了呢?”

“这个……我们没说到。”

“有意思,你们还挺有信心,我应下了,你背吧”班主任悠悠地说。

我娓娓道来,“先说说我对《曹刿论战》的理解”:

先说一下历史背景,公元前685年,鲁庄公为帮助齐桓公的兄弟公子纠争国君,发动了乾时之战,结果齐军大败鲁军。第二年,齐桓公为出这口气,出兵攻打鲁国,即长勺之战,结果齐桓公战败,后来齐桓公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对未来的谋划和一些战略方针做出了改变,可以说是长勺之战成就了他,这都是后话。这里有一点值得一提,鲁庄公在乾时之战失败后,能够重整旗鼓,并且听从一个没有名望,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出来的曹刿建议,开诚布公商议和制定战略,这是一个君王最为难能可贵的品质。

全文从两个角度阐述,第一段着重论述了何以战,二三段分别描写了战争过程和战术分析。在论述何以战环节,通过曹刿与庄公一问一答的方式,逐层递进,引出了人民的支持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这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出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第三段战术分析部分,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纵观全文,可以看出曹刿的军事思想,既有战前准备的人民支持,又有战时战略战术的运用,二者相结合,方才能赢得战争。

“老师,请求提示第一句,忘记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十年春,齐师伐我…… …… ……抱歉老师,我背不下来,请求为同学们朗读一遍。”

“…… -_-|| 行吧”

我深情地朗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赶紧去把柳丝丝拉起来。”

遂,我冲出教室,急遽地奔向宿舍……

致丝丝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关注、点赞、转发吧——

桦树博客会员永久下载各类资源https://nonif.c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桦树博客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