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烹小鲜,让娱乐更鲜活!
导语
适当的片酬对影视有促进意义,但片酬过高也影响了影视艺术和产业的发展。到底该不该出台“明星限薪令”?
“限薪令”过去了几天,对此的讨论没有停止过,对于哪些演员片酬可能降低,某制片人群的对话如下:
A:雷声大,雨点小。治标不治本,还得看时间。
B:别幽默,该吃吃,该玩玩。这事国务院可没有法律规定。
C:加重税收就行。
D:加什么都没用,最后都会转嫁给投资方。
……
虽然网上行业人士对于明星片酬上涨和“限薪令”各种预测分析,但业内人士大多还持观望态度。上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党组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今天,一向嫉恶如仇的编剧汪海林连续发了四条相关微博:
对于明星限薪的说法,业内传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14年“限薪令”就在圈内疯传。热火朝天一阵,不久便将至冰点。如今,政策再次颁布,明星片酬与影视市场究竟要如何调整,恐怕要等待一些时日来验证效果了。
不过,从目前调查数据来看,对于广电的“限薪令”大部分人持赞成态度。
赞成者认为,“早该如此,高的太离谱了!”“很对剧目、演员演技浮浅,为治理此乱象称赞!”
赞成的同时,当然也会有反对的声音,有人就会为演员们鸣不平,“明星薪酬多少是市场决定的,政府不要干预。”“完全商业化的东西,你非要插手搅合,这东西你管得住?”
更有人本着公平的角度分析,限制收入不好,对高收入者多收税反哺穷人才是正道。
“限薪令”看似要落下实锤,此次广电“限新令”再加上之前的“限韩令”,也着实给行业人士敲响了重重一记警钟。,一起看看行业人士都是怎么回应“限薪令”一说。
演员片酬为何持高不下?
从2016年起,中国电视剧市场正式进入“亿元”时代!一线大剧的标准动辄上亿,3000万制作的电视剧沦为小成本制作,高颜值、大IP、高投资的市场之风下,《青云志》《择天记》《海上牧云记》等2亿以上投资成本的电视剧层出不穷。
随着与日俱增的演员片酬,电视剧的质量却呈下滑趋势。制片方盲目追求大咖、人气流量小生、小花的行为,忽略剧本本身的内容热炒IP或许是造成电视剧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有人气的涨身价,有身价的未必有好的作品,很多演员也不再单纯像以往追求剧本质量,片酬成为他们选择剧本的重要标准。目前业内演员片酬贫富差距也是很大,一些一线演员可以拿到上亿片酬,三四线演员或新人打包价仅十几万。
某资深艺人经纪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演员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制片方本身。制片方对于一线大咖或者人气小生小花的追捧也给了演员自涨身价的空间,为了拉来有影响力的演员,他们往往会把演员片酬预算提高到三分之二;二来演员之间也会互相攀比身价,身价对于他们来说则意味着以后在业内的江湖地位,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实际价格,也会坐地起价。
然而,正常条件下,制片方给演员的片酬绝不能超过制作费的二分之一,否则注定了烂片的结局。对于作品的创作,导演们更能深有体会,他们也是叫苦不迭。导演张江南也曾直言,“天价”片酬始作俑者是经纪公司。“整个影视行业发展好、利润高、产量多,加上有票房保证的演员是稀缺资源,肯定贵。这是市场规律。”
过去,经纪公司大多依附于制片公司,片酬自然会受到限制,在演员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一大批明星工作室和经济公司独立出来,他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要价方面自然比过去高出很多。自由定价之风盛行,有名气的演员随口几千万,没有商业价值和人气的也会脱口而出几百万,对制片方也造成了不少压力。
要么看戏,要么看钱。有梦想追求的看剧本看质量,碰不到好剧本的时候,要么片酬说的过去。而现在好的影视剧本越来越少,没有内容优势的情况下,又想蹭明星的热度人气,自然要给出高报酬。
此外,视频网站购片的盛行,且高回报的盈利空间,它们的购片价格甚至高出电视台数倍,以《如懿传》为例,腾讯视频单集购买就已900万,而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分别300万。电视台剧集播出还要受到严格的审查制度,相比之下,视频网站则相对宽松的多,为了吸引流量,他们很多时候不会重视影视项目的剧本、制作和定位,只要有强大明星阵容就能得到保障。这种靠明星博关注的购片思维也助涨了明星抬高身价的风气。
演员片酬该不该限制?
明星薪酬高是中国影视市场上的老问题了,演员片酬上涨也是正常现象,然而片酬暴涨却也是近几年才发生的状况。2010年,一线明星一集电视剧片酬还只是15-30万元,2012年30万元就成了“基本工资”,50-70万元才是常态,如今又惊现过亿片酬。据称现在的影视作品主要演员片酬可占到一部剧总投资的50%以上,有的甚至比例高达60%—70%。
例如前几日,央视点名的《如懿传》,主演霍建华、周迅就已拿走1.5亿片酬。关键是,像《致青春2》《幻城》这类高投资的影视剧虽花了大价钱请来的演员却无法拯救剧集的质量。当演员片酬超过总投资一半以上时,可想在剧本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场景及后期制作中的资金是多么有限,很多粗制滥造的剧或许就是这样“诞生”的。
适当的片酬对影视有促进意义,但片酬过高也影响了影视艺术和产业的发展。到底该不该出台“明星限薪令”?
对于大部分吃瓜观众来说,限制明星片酬与他们并无多大相关,但对于演员本身、制片商、播出平台来说却有着重大影响。
一线明星争议大,二三线明星“无所谓”
对于“限新令”一说,身价不同的演员各有不同说辞,比如凭借《小时代》走红的演员姜潮则认为,“这些限制的都是一线大咖,我还是新人,还年轻,继续奋斗。”这或许也是大部分二三线演员的心声。
既然小明星还在努力前进,那么大明星呢?“国民媳妇”海清在面临此问题时,则笑而不语。影后刘嘉玲曾在采访时提到,“不会,因为我的片酬不高,对我电影影响很小,而且我电影很少,出席活动多。”
陈晓认为这个无所谓,关键是能否拍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好的剧本。看的出来,他也是个有追求的演员。当演员不再一味攀比追求高片酬的时候,演员们或许能更好好专注在剧本上,烂片的几率也会相对减少。
当然,像成龙、李连杰、甄子丹、黄晓明、章子怡、范冰冰、吴亦凡、鹿晗、李易峰、杨洋、杨幂、赵丽颖这些圈内一线咖,“限薪令”对他们来说打击或许更大。
在某综艺节目中,李连杰被问到传说中的六千万片酬,他打哈哈,“那太少了,2000年就说我片酬1000万美金了,折合人民币八千万呢。”总被当成片酬太高的靶子,李连杰虽无奈,但如果有零片酬的片子,他也会接。而针对明星片酬,他认为这只是影视工业结构的一个环节,单纯讨论它对行业没有太大帮助。
对此,甄子丹和郭富城回应的则比较直接,他们认为,市场在增加,明星整体的薪水也应该提升。不然,这个市场就很不公道。成龙对于片酬过高的回应则圆滑的多,声称根本不拿片酬,赚回来的多。黄晓明则认为只有花了大价钱投入作品,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对于高片酬回应则是“无价”。
好演员片酬太高请不起,没名气广告商不同意
“限薪令”的到来对于部分演员来说利弊同在,对于一些专注于创作的导演来说是喜从天来。像刚晋升导演的苏有朋说,“我很便宜,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也一直没赶上电视剧的好时代,现在也已经不拍电视剧了,拍《左耳》的时候也曾找些一线的演员,但是太贵了。”
如今一部剧火一个角色的现象在近两年层出不穷,李易峰、陈伟霆、马可、王凯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前两天或许还是默默无闻的演员,通过现象级热剧走红,身价立马飙升,以前单集片酬还不到10万,大火之后可能就涨了几倍、十几倍都是常事。这也令很多导演、制片商头疼不已。
然而广告投资商看的就是演员们的人气、热度,没有一线大咖或者人气演员,投资又拿不到,所以《青云志》《择天记》等受广告商追捧的剧集宁可花天价邀请李易峰、鹿晗们来出演也在所不惜。
出品方高投资的背后也引来播出平台的天价哄抢,《如懿传》则是业内较为明显的案例,剧集还未开拍,播放权便已花落腾讯视频、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单集卖出1500万,再加上二三轮播出和海外版权,总收入有望达到15亿。如此看来,主演周迅、霍建华拿走的1.5亿片酬,或许不算太多。
政府or市场,明星片酬谁说了算?
天价明星片酬、上亿投资影视作品,让整个影视项目投资变成一场豪赌,行业风气也越来越浮躁。广电“限薪令”的颁布,一方面可以短时间内抑制演员哄抬身价的行为,也给制片方、播出平台一个理智的警醒作用,短时间内挤掉一些资金泡沫。
投资商、出品方、制作方、购买方或许大快人心,对于演员来说则是一个噩耗。说句实话,演员拍戏也是不容易,夏日暴晒、冬日挨冻,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也是常事儿,片酬比起正常上班族高无可置疑。不过片酬也应因人而异,依据价值而定。
当然,演员的片酬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也不是制片方想炒就能炒起来的,也不是政策限制所能决定的,而是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而且,从经济学原理来看,明星高片酬持续上涨,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又符合要素分配规律。
制片方、播出平台对于一线大咖、人气明星的热捧源于观众对于这类明星表演的需求。当高收视、高票房下,明星收入就不能单纯以劳动市场的工资收入为衡量标准,而是由作品最终的收益来决定。比如演员白百合,她所参演的《捉妖记》《火锅英雄》拿到的片酬肯定就不一样,一个票房24亿,一个3.7亿,她能拿到的片酬收入肯定也是不一的。
说到底,明星的片酬飙升是基于明星们供给的有效性劳动与观众对明星的追捧的产物。因此演员的薪酬价值理应由市场决定。
当然一味追求明星阵容,有碍于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广电“限薪令”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管控,但合理规范演员片酬、净化影视市场浮躁风气,还是需要各方互相协调制衡。
文:小虫
由桦树博客提供下载https://nonif.cn/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