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纸用哪一面-参加临书大会到底怎么临摹?听听入展作者怎么说

桦树

第二届“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8月10日截稿,各位书友可能都在忙着准备稿件。

今天分享几位2019年的入展作者的临创手记和作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入展作者 魏海哲

临帖作品

我平时对二王、《书谱》和米芾临习较多,尤其衷情于米芾,沉醉其手札的风墙阵马、沉着痛快。于是,我临作选择了《韩马帖》《新恩帖》《岁丰帖》《复官帖》《筐中帖》《陈揽帖》《值雨帖》七帖,打破原作固有模式、章法特点,通过增加字形大小、粗细虚实的对比,及字的断连流畅,以增加强烈的画面感。

首先《韩马帖》整体较为安静,一笔多写,墨色自然变化,富有层次感与画面感,似剧幕缓缓开启。其次《新恩帖》《岁丰帖》《复官帖》渐渐骚动起来,增加字形大小、粗细对比,字势摆动,笔意畅达,轻松自然,画面感愈加强烈。

“一言芾顿首再拜”一气呵成,颇有一泄千里之势。

“景文隰公阁下”遵照原帖,厚重大气,可谓字眼,极具视觉冲击力。《陈揽帖》处理较为安静,在磅礴气势后作以短暂呼吸,蓄势待发。

到了《值雨帖》,完全放纵起来,尽情舞动,放浪形骸,似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一块面留下大大的空白,让飞扬的思绪渐渐着陆,让灼热的空气瞬间凝聚。落款寥寥数字,归于平静。

创作作品

入展作者 黄子麟

临帖作品

我的临摹作品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此次临摹的初衷有二:一是力求还原字帖中每一个字背后真正的结字规律,而不是其表面的一些直观感受。二是通过反复临摹和思考,更深层次地领悟原帖的精神。

首先在结构章法方面,传统认识上人们对“苏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扁”“左低右高”“横细竖粗”等。而要真正深入其骨髓,则需要透过表面看到内在的原理。此帖不同于苏轼其他手札,在字形字组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动。于是我以此为出发点,将其扁势和长势的字进行比较,将线条整体粗壮和传统意义上横细竖粗的字进行比较。

章法上,将手卷改为竖幅大字,这就需要对整体章法重新塑造。比如“年”“中”“苇”“纸”等字,在原帖中都是以长笔划为主笔出现,在临写时如何体现主次关系。

再如“萧”“暗”“春江欲”“破灶”“途穷”等大字的处理,如何既能做到凸显,又能与周围小字和谐。这些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调整。

其次是在气韵表达方面,黄庭坚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竿竿,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可见学好书法,除去其字势结构以外,如能做到韵味悠长,还需多做字外功夫,“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这些都是我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需要深思明辨笃行的。

创作作品

入展作者 丁彦平

临帖作品

我临经典碑帖,先细读,再精临。《裴将军诗帖》是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中最为怪诞的一件。此帖有两大特点:一是锐意改革,推陈出新。自从大书家王羲之问世以来,“二王”书风一统天下,后代书家在学书时都把“书圣”奉为至高无上的丰碑。这种现象在东晋“二王”到中唐各个时期的其他书家作品中屡见不鲜。

而《裴将军诗帖》没有太多的“二王”痕迹。二是多体杂融,节奏强烈。从《裴将军诗帖》中我读到了颜真卿的人生经历、处境及性格,也仿佛看到裴是在战场上舞动宝剑的英姿。作品中表达出了壮怀激烈的节奏。

《裴将军诗帖》中楷书显得雄强,行书显得朴厚,草书显得奔放,也不乏冷静沉着的篆隶意韵。诸体结合节奏骤变,掷地有声。另外“多字连带”是此帖的小章法变化之一,如“马若龙”“正崔鬼”等小字一气贯通;“合字”现象是其小章法变化之二,如“裴将军”“清九坟战”“何壮哉”等,字与字间笔画“穿插”突出,仿佛变成了一字。创作时,我力求“高瞻远瞩”,将多体杂融的方法、粗壮的拙笔与飞游的细丝产生的无穷乐趣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有更高的境界。

创作作品

入展作者 沈汉波

临摹作品

此次临书大会的临书作品,我选用了米芾的信札为范本。米芾用笔迅疾而劲健,力随势下,势随兴至,笔锋下去处处逢源,气、韵、力皆自然浑成,似无意而有意经营,似无力却全力以赴。字与字左顾右盼,错落有致,情态各殊,意象万千。

为了让作品彰显出更加宏大更加强烈的气象,我把其手札改成两条屏的形式,选用古铜色泥金纸,使线条更加沉着,让作品显得更古雅。在忠于原帖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

临写之前精心挑选了各种节奏感和不同墨色变化的内容,并在落款和留的位置上作了充分的构思。作品由平缓安静到渐渐放开。再运用枯笔使墨色和节奏产生变化增强对比度,把情感推向高潮,而后缓和气息再度酝酿情绪,把笔墨情感推到巅峰,一泻千里,任其自然!

创作作品

入展作者 卢俊山

赵之谦是碑学行书的代表人物,其书风非常多变。仅是行书即可分出多种风格,用笔上有圆转为主,也有方折为主。《吴镇诗》当属前者,用笔多圆转,偶尔参以方折。

临写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用笔多藏锋。起笔回锋,行笔以篆隶法为之,以求浑厚,线条苍劲有力。

二、字内空间变幻莫测。赵之谦在每个字的结构造型上是极具“设计感”的。每个空间的处理,每根线条的摆放方向、疏密程度等都是被认真经营过的。

三、字组的处理。清代人的行书作品,多给人“散”的感觉。而赵之谦则很好地把帖学行书中很常见的“字组”处理方式引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个人觉得还不够成熟,临写时可以再强化一下这一特点。

入展作者 常智安

这次投稿,我作了充分准备,自去年进入华师大书法专业,我对清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选择赵之谦隶书《张衡灵宪四屏》作为临摹对象, 其隶书继承了邓石如厚重绵密的风格,用笔上又融入自己独特的魏楷笔意,侧锋用笔甚多,起笔果断,出锋爽利,而圆转处又略带篆书意味,因此相较于邓石如,他的隶书更加雄肆,又不失婉畅。在用纸上,临摹和创作作品皆选用乌红色洒金蜡染笺,追求清人富丽大气的视觉效果,形式上都不作过多装饰,回归质朴,创作作品为六尺整张大字,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其丰腴雄厚的正大气象。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汇总)

桦树博客会员永久下载各类资源https://nonif.c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桦树博客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