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付艳翠
影院复兴真的来了么?
9月1日,《八佰》累积票房突破20亿,创下了影院复工以来的电影票房新高。
如今,影院复工已有月余。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下午,影院复工后的第39天,2020年院线电影票房累计突破50亿,累计观影人次达1.4亿。
……
随着数据的不断攀升,似乎在直观陈述着复工以来影院市场复兴的进程。
然而,这样的复兴并不容易。有北京的影迷表示,刚刚过去的周末,虽然是观影的晚上黄金时段,但影院的上座率依旧少得可怜,原本全场约140个座位的影厅,整场竟然只有十四、五个座位有人,上座率只有1成左右。
复工之下,因为影院依旧在实行50%的上座率限制,片方不敢在市场全面复苏前上映新片试水,又进一步让观众们没有去影院观影的热情,造成恶性循环。影院的自救也变得更难,甚至亏钱。因为复工后不仅要承担人力、电力等成本,还要负担消杀和建立观察室的新增成本。
与此同时,一大批小影院和电影放映类企业正在悄无声息的死亡。天眼查App专业版显示,我国共有2651家电影放映的企业被吊销放映资格,3472家电影放映的企业注销了公司,共计6123家。另外在一个影院从业者的微信群里,有100多家影院正在出售,却无一人接盘。
有创业者直言,影院这门重资产生意,正变得不那么性感。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电影院复兴?难!
有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电影院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桃花源。它给你提供一次12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关闭一切噪音,停止接听常年无休的手机,抛开现实生活的烦恼,安静且心无旁骛地给自己一次异世界的奇妙旅行。
但随着疫情的冲击,电影院这个“桃花源”,似乎正在被观众们遗忘。
“上座率少得可怜。”两天前,吃过晚饭后的韩亮与朋友在望京一家影城定了两张《八佰》的电影票。他检票入场后发现,原本全场约140个座位的影厅,整场竟然只有十四、五个座位有人。
这还是周末这样的观影黄金时段的状况。按照规定只能有50%的上座率算,但当天的上座率还不足10%。
韩亮感慨,大家想象的电影院复兴,其实迟迟没来。
“我家楼下的一家小影院,影院环境和音响效果可棒了,有时候还能体验包场,巨爽。”另一位观众的观影经历,也在影射大部分电影院的艰难处境。
事实确实如此,电影院回来了,但观众们却还在路上。
7月20日,当大多行业已经复工3个多月时,电影院开始开放。但长达半年的停业期,以及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以及排片量减至正常时期一半的要求下。复工首周,全国45%的复工影院,票房总计仅1.09亿元。
甚至有媒体曾报道,线下影院复工后,在北京老牌电影院西单首都电影院,出现了媒体记者比观众还要多的“盛况”。
对于这样的“复工”,影院创业者王伟并不意外。
他表示,尽管从8月14日起,上座率从30%被允许提高到了50%,观众观看片长超过2小时的影片必须中场休息的限制开始放宽,《八佰》在今天也迎来累积票房突破20亿,创下了复工以来影院的票房新高的成绩,但这依然无法扭转影院票房后劲不足的事实。
“正常情况下,像《八佰》这样的大制作电影,宣发和后期都不错的情况下,在暑期档上映,是要冲40~50亿票房的。”但在疫情的影响下,因为政策依旧要求影院上座率要控制在50%,王伟估计,《八佰》的票房应该只能到30亿左右。
此外,王伟从周围同行了解到的情况是,现在大多数片方都不敢在市场全面复苏前上映新片试水。
“那些投资了几个亿的电影,要是这个时候上映,就是找死。”因此,电影不敢上映,导致电影院没有吸引力,观众就没有到电影院观影的热情。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下,电影投资人也正在变少,整个行业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6213家影院类企业消失
事实上,复工之下,正有一大批小影院和放映类相关公司悄无声息死亡。
“我身边一老大哥,去年和别人合伙投资的电影院,一天没开张,搭进去400多万,现在影院还处于出售状态。”另一位影院行业从业者李涛表示,今年上半年,类似的事情他听说不少。
李涛原来在万达影城工作,在今年5月,影城迟迟不能复工后,他转职进入了酒店行业。但即便不在影视行业,他依旧每天都能听到一些影院永久闭店的消息。
他透露,他之前听说,在一个影院群,里面有100多家影院寻求出售,但没有一个人卖出去。
“卖不出去一点也不稀奇,说实话,倒下的小影院遍地都是。”上述创业者王伟也透露,疫情之下,对影视行业产业链来说,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院线业务。
事实确实如此,天眼查App专业版显示,今年1月1日以来,我国共有2651家电影放映的企业被吊销放映资格,3472家被注销。计算一下,今年最少有6213家电影放映类公司死亡。
为了活下去,影院老板们不得不展开一系列自救计划。
王伟介绍,在电影院复工之前,不少影院,确实开始卖爆米花、电影周边变现,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有人说,电影院不能开放,你可以卖周边啊,卖爆米花,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很多电影院都是开在商场里面,或者比较高的楼层,不是专门看电影一般很少去。”
而且,这部分收入对于影院来说实在杯水车薪。尤其是一些县级影院,全年的经营时令性非常强,因为大年初一,顶平时的一个月,春节档期的营收,能占全年的三成,春节一个档期过去,注定影院今年很难盈利。
电影院复工之后,影院的自救反而变得更难。
王伟表示,如今政策规定,影院不但不能卖食品,观众观影期间自带的零食也不能吃,也不能摘下口罩。“我们还要派员工悄悄‘监督’。”
不仅如此,现在开张的电影院可能更亏钱。
除了上座率低导致的收益问题,复工之后,人力、电力等成本,以及增加消杀和建立观察室的成本,都对影院来说是雪上加霜。他透露,电影院的消杀工作不能自己进行,很多地方都是由政府指定的消杀公司进行。“费用也不算友好,肯定比我们自己消杀成本高。”
显然,受疫情影响,市场环境持续低迷,影视现金流压力变大,行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影院行业不再性感?
如今的影院行业正在发生一些乱象。
王伟透露,行业里有一些有资本的影院,正在收购一部分影院,但抄底收购的方式不敢让人苟同。
“他们专门找一些交不起房租的影院创业者,但又不与创业者聊收购事宜,而是直接与影院的物业方沟通,通过提高租金的方式挤走创业者。”这样的操作让那些原本已经装修好,但短时间拿不出房租的影院创业者亏得血本无归。
与此同时,影院本身也是一个重资产的微利行业。
王伟介绍,一家普通的商业影院,一把椅子的面积,光装修的费用就要1.5万元。如果这家影院有1000个座位,就需要投入1500万。他透露,影院运气好的话,都需要5年才能回本。
然而,与高成本相对应的,影院的收入却十分单一。它们一般都通过卖票房、广告、周边等获取收益,但影院的入口和客户却也不在自己手里,都需要通过猫眼等购票平台获取。“等于全都是在给猫眼打工了。”
“没有想象中赚钱。”另一位影院创业者也抱怨,影院火爆的时候很少,要节假日还要有大片,平时差的时候一天就1000块钱票房不到,甚至连房租水电都不够。
平时,他的影院一年票房有250万,片方分账再除去税费后,剩下100来万。除去房租、水电和人工成本后,利润只剩下六七十万。
“影院这门生意其实已经到了非常不性感的状态。”王伟感觉,这场疫情,只是加速了影院行业的洗牌。
事实上,2015年时,电影行业有大量资本进入,行业处于春天,影院也迎来暴利。但2016年开始,行业有大量创业者涌入,引发了恶性竞争,造成上座率、票房大幅度下滑的同时,导致影院成为微利,甚至赔钱的行业。
王伟也举例,2015年,他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影院。当时,大学附近10公里内,只有他这一家店。但仅仅过了2年,他附近的3公里内就出现了4家影院。
根据灯塔专业版App数据,2014年到2019年,中国影院数由4891家增长到11361家,涨幅132%;银幕数由26034块增长到68284块,涨幅162%。在2017年一年之中,国内银幕数由4.3万块上升到5.3万块,超过北美的4.5万块,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市场。
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影院涌入后,行业也将注定迎来洗牌。
不过,王伟对行业依旧持乐观态度。“我现在的心态已经调整得很好,半年多都已经熬过去了,现在影院已经陆续开放,相信上映时间一推再推的电影,也终会和观众见面。”
《八佰》上映之后,一大波国产电影也正在路上。《姜子牙》《夺冠》和《我和我们的家乡》等重磅影片,已经相继宣布定于国庆档上映。
“希望国庆档能让电影市场迎来一个小高潮吧。”一位影院创业者期望,这个秋天,疫情可以不要重来。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桦树博客会员永久下载各类资源https://nonif.cn/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