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相是什么-远古时期不但有龙,而且有养龙、屠龙等官职,龙到底是什么动物

桦树

“见龙再田,利见大人”——《易经》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龙,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汉唐以后,最高统治者更是以“真龙天子”而自居。

我们的生活、文化中处处都有龙的影子,但却又“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根本说不清到底什么是龙。

农历二月二是民间传统的春耕节,又叫做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

老百姓传说这一天是掌管雨水的龙王爷抬头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万物复苏、雨水渐渐变多,老百姓就可以开始一年的耕种了。

在传说中,龙是和云雨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和古籍记载中的相符。《易经》说:“云从龙,风从虎”,康熙《御定佩文韵府》说:“龙与云相招,虎与风相招”。

在历史记载中,龙的传说是伴随着盘古开辟而起的,传说中的盘古就是“人首龙身”,考古中发现最早的龙在8000多年前,几乎能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也就是说,龙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我们的先民心中。那么,龙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的人没有见过龙,从各种渠道接触到的“神龙”形象,已经让我们无法想象龙到底是什么了。

如果你不知道龙是什么,你抬起头来看看天,那浑厚蜿蜒、变化万端的云,是多么的让人震撼。饶是我们具备气象学的知识,也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对于远古时期的人类来说,天气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出行与安全,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又殊不可解,当他们看到每次下雨前密布翻涌的乌云后,很自然的就会产生敬畏之心。

《说文》在解释龙的时候说道:“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管子》说:“欲小则为虫蝎,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关于龙的颜色,文献记载中也是多种多样,有青龙、黄龙、黑龙......

这说的不就是云吗?

试问天底下有哪种动物能有如此大的能耐, 能大能小、能上天入地、能兴云造雾、能变化万千、能多种颜色......恐怕也只有云了。

古人喜欢把龙和虎相提并论,在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一个墓穴中,发现了一具男性尸骨,尸骨左右两侧分别是用蚌壳摆塑的一龙一虎形象。

远古时代的人,每天就是跟天地打交道,所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原始人上畏天象,下畏猛兽,老虎就是丛林猛兽的代表,而龙则是天象的代表,正是先人观象于天的结果。

虎为百兽之长,龙为麟虫之长。

每次下雨之前,天下的云层翻滚涌动,地上很多麟虫也都得到了先兆而忙忙碌碌,那么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是龙(云)的原因,所以把龙当做百兽之长。

后来就有了所谓的“九似”: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

(王符有另一种说法: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这也应该是幻想的结果,人们幻想这个不见首尾的龙的形象,就把很多常见动物的器官安在龙的身上。所以后来龙的形象,是先民根据想象拼凑起来的。

这个分析看似很完整了,但实则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根本经不起现实推敲。

在历史的记载当中,龙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动物。

时代越久远的人越相信龙的存在,时代越久远的记载龙的形象越朴素;相反,时代越近的人越不相信龙的存在,越喜欢去崇拜、神化龙的形象。

商周的甲骨文记载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关于龙的记载。不仅是有见到龙、祭祀龙的记载,更重要的是,还有猎获龙的记载,这一点用云就没有办法解释。

到了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中,不但有获龙,还有上古时期人类养龙、驯龙、乘龙甚至吃龙肉的记载。

《左传》中史墨说:在古代不但能活捉到龙,而且历朝历代都设有养龙、杀龙和驯龙的官职,所谓的豢龙氏、御龙氏,而且这些官职都是以氏族世袭,直到春秋时期还能找到他们的后裔。

王符的《潜夫论》认为,夏朝时被桀杀掉的关龙逢,实际上应该叫豢龙逢,他正是豢龙氏董父的后裔。

《淮南子》:“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高诱注曰:“黑龙,水精也”。《左传》中还有一条记载:“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

种种记载都显示,在远古时期,龙是一种真实存在过的生物,不可能整个民族都活在“获龙”的幻想之中。

考甲骨文之中的“龙”字,有嘴、有角、有腿、有獠牙和长长的尾巴,显然是一个象形字。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龙”字的写法中,在头部上面有一个类似于王冠的符号,这个符号后来慢慢地演化成了繁体“龍”字左边上半部分的“立”字。

经过专家考证,这实际上应该是现在的“辛”字,其甲骨文原型应该是用石斧砍木头的会意字。罗振玉曾经说过:“龙字从辛,此于古必有说”。(见《殷墟书契考释》)

这个甲骨文符号,在很多表示猛兽的象形字上经常见到,比如和龙相提并论的老虎,在甲骨文的“虎"字写法当中,有一些也同样带着这个”辛“字符号。如果龙从一开始就是瑞兽,为什么从“辛”呢?

通过甲骨文字形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对龙这种动物得出如下几点判断:

有巨大的口和獠牙;体长,有腿,应该是爬行动物;有长长的尾巴;有的头上会有角;身体上背部有花纹、鳞甲或者鬃鬣;是一种让人类害怕的凶猛动物。

另外,它应该跟水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水生动物,康熙《御定骈字类编》解释”云从龙“这句话的时候道:“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明确的说了龙是一种水生动物。

那么,在中国的土地上存不存在一种动物,符合我们上面所描述的龙的形象呢?

有。

1963年,在广东发现过一块鳄鱼上颌骨化石,经过专家辨认,这是一块来自西汉时期的马来鳄化石。

马来鳄,是西方动物学家的命名,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巨型鳄鱼主要生活在亚洲的印度支那和马来半岛上,所以将其命名为马来鳄。后来我们的专家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很多地区都发现了马来鳄的化石,证明我国很早之前就有马来鳄生活,所以又称之为湾鳄。

《地学杂志·杂俎》上,曾记载了当年在福建闽江口发现湾鳄时的情形:

“闽江口川石,地居海畔,为航船往来必经之地。现闻有鳄鱼为患,其体重数百斤,头类龙形,嘴长且大,巨齿百余,排列如锯,能跃身离水,搏人以噬。近岸有取石蛎为业者,恒遭其祸,致去年中,川石水产中石蛎一物甚为缺乏,盖无人敢业此矣。”

湾鳄体型巨大,成年湾鳄能达到1000千克,有长长的尾巴,最长的湾鳄能达到10多米。头像传说中的龙形,嘴巴很长,有百余颗巨齿,咬合力非常强。经常出没与江水河畔,能腾空调离水面,袭击过往的路人。

除此之外,《辞海》中“湾鳄”条中记载:“(湾鳄)从吻部到眼前有两道角状隆起物”,跟甲骨文“龙”字形态中头部的角是相符的。

湾鳄背部和尾部布满花纹鳞甲,其背部的中间还有一层厚厚的鬣鬃,这一点跟甲骨文中“龙”字的形态也是相符的。

综合上面来看,湾鳄的主要特征跟甲骨文中“龙”字的象形特征十分吻合,它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龙”的初相。

鳄鱼在古代又被称为忽律、忽雷,是因为它的咽喉与口腔间有鳄帆对着舌后端的横裂褶,当呼出的空气触动鳄帆时,会发出轰隆的吼声,听起来就像是远方传来的闷雷生一样,这也增加了鳄鱼的震慑力。

根据记载,鳄鱼还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它可以感知气压变化,从而预知雷雨的到来。每当要下雨的时候,鳄鱼经常发出吼叫,书中说它“其声如雷,闻之可占雨”,这就很容易让先民们把它跟下雨、打雷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有研究表明,这种巨型的湾鳄在上古时期曾存在于东海、渤海沿海以及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大概是在夏、商之间,由于气候发生了变化,湾鳄的数量在中原地区大大的减少,直到后来彻底绝迹,在春秋时期已经见不到这种恐怖生物了。

所以魏献子才会去请教史墨:传说龙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所以很难捉到,是不是这样的?

《尸子》曰:“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人以渔”。

《淮南子》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史记.五帝本纪》曰:“(尧之时)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

上古时期有很多有关洪水的记载,考古发现中的很多旧石器时期的山洞,大都是处在距离地面很高的山上,这也说明了上古时期我国北方的水域非常多,水位也非常高。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先民都在跟水打交道,作为淡水流域最凶猛庞大的动物湾鳄,自然就成了水域之王,成了人类在水域遇到的最大、最恐怖的威胁。

在先民的观察之中,发现鳄鱼与天象有着某种不可解释的联系,每次下雨之前鳄鱼就会发出巨声吼叫,各种昆虫动物也随之忙忙碌碌,天上的云开始汹涌翻滚,所以先民将它视为雨神,认为它可以兴云下雨。

说来也巧,传统文化中的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白虎是陆地上的代表动物,朱雀是天上的代表动物,玄武是水里的代表动物。

而传说中的青龙,是能上天、入地、下海的三栖动物,所以他是麟虫之长,湾鳄在先民的眼中就是这种三栖动物,它除了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以外,还能在水中腾空而起,而且它还和不可知的天有着说不清的联系。

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是人首蛇身,还有说是人首龙身,在早期发现的伏羲女娲图之中,伏羲和女娲都是四脚蛇的形象,和考古中发现的鳄鱼交尾图很相似,在后来的演化之中才变成蛇的形象。

到了周朝后期,湾鳄在中原地区已经绝迹了,我们再也看不到获龙的记载了,有的只是对龙的解释和记忆,然后慢慢地将龙这个物种神化。

后记

关于龙的形象,我相信并不是先民幻想或拼凑出来的,我更愿意相信呼风唤雨、上天入地的神龙曾经真的存在过。但是,这只能是个美好的设想,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

所以,只能去寻找龙的动物原型,目前为止,似乎湾鳄是最符合龙的形象的动物,当然这个似乎也不能作为定论。本文参考了何新先生《诸神的世界》和《诸神的起源:论龙与凤的动物学原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阅读。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朋友,关注一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更新的文章。

文|王玄陵

内容来自桦树博客nonif.c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桦树博客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8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