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给我弄的虚拟卡什么意思-明天的你出门还会带信用卡吗?多家商业银行推出虚拟信用卡

桦树

2017年6月4日讯,电子化支付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人们交易时可能不再需要一叠叠钞票,还意味着银行发行的那张塑料卡片也不再必要了。

视觉中国供图

为顺应移动支付的大趋势,也为应对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代表的网络信用消费产品,商业银行近期纷纷推出可以“保存”在手机里的虚拟信用卡。不过,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这种变化是否买账?已经习惯微信扫码支付的消费者,会回过头来再使用虚拟信用卡支付吗?

多家银行试水虚拟信用卡

所谓虚拟信用卡交易,是指不借助信用卡实体载体,不需要在POS机上进行刷卡的物理动作,就能够实现信用卡消费的行为。

今年4月17日,交通银行信用卡首先宣布推出“手机信用卡”。用户只需在其APP上提交资料,就能实现最快2秒审批,信用额度和贷款额度也同时发放。农行紧随其后,推出“信用币”产品。“信用币”只有卡号,没有实体卡,而且免年费。消费者自助申请的信用币账户,可用于农行网上快捷或网银支付,也可通过绑定支付宝、微信等账户用于第三方渠道支付。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系虚拟信用卡产品包括中国银行的中银长城e付、建设银行的龙卡e付卡、农业银行的信用币、交通银行的手机信用卡、中信银行的中信电子信用卡、浦发银行的E-GO卡和广发银行的极客卡等产品。

虽然都被归为虚拟信用卡,但它们并不太一样。有些是完全不需要实体卡的纯虚拟卡,有些则还是要依附于一张实体卡片。比如,建设银行的龙卡e付卡、广发银行的极客卡属于主卡型虚拟卡,用于独立完整的主账户,不依赖于实体信用卡。其中龙卡e付卡可通过在线申请,办卡成功后,客户通过短信验证获取卡号、有效期、安全码等信息,即可在手机银行或个人网银进行安全绑定后使用。广发极客卡也不依赖于实体卡,但目前仅面向北上广深的客户。农行信用币除了针对已持有该行实体信用卡的用户外,也对预授信用户开放。但是,申请中行、浦发、中信等银行的虚拟信用卡都要先拥有该行的一张实体信用卡,在此基础上再开设虚拟信用卡账户。

网络购物催生虚拟信用卡

虚拟信用卡的诞生与网络购物的兴起密不可分。据某信用卡年报显示,2014年信用卡网络交易额440亿元,增长了108 %;网络业务收入达到19亿元,增长了280%,由此可以推断,其它银行的信用卡在网络支付方面也呈迅猛增长的态势。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受到时尚年轻人的钟爱,只有线下刷卡才算积分的传统信用卡消费积分模式饱受消费者诟病。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信用卡盗刷手段让持卡人防不胜防,信用卡一旦被盗引发的经济损失,持卡人追溯赔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信用卡用户颇有些胆战心惊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Token技术的新型支付形式应运而生,“虚拟信用卡”正是这种技术的表现形式。正是“虚拟卡”产品的推出,成为网购达人的福音,它相当于为信用卡披上了一件“马甲”,为信用卡的网络支付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早在2013年,第三方支付公司易票联尝试与境外卡组织万事达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易票联的用户通过在易票联账户里小额充入人民币,即可转化为一张具有16位卡号、可以在全球各类万事达卡组织合作商户支付使用的虚拟万事达卡。这张虚拟卡具有与标准信用卡类似的卡号、二维码及有效期,这张虚拟卡在进行支付时被商户视为一张普通的万事达卡(借记卡或贷记卡)在进行消费。不同的是,每次消费的额度会形成一张临时的信用卡,即便被盗刷,也不会影响到背后映射的那张真实的万事达信用卡。简单言之,它相当于一张预付卡,已经在里面存了一部分金额,消费者使用它购物时,上限就是所存金额,不能透支,所以即便被盗刷也不会出现透支的情况。但当时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尚未对境外开组织开放,所以万事达虚拟卡当时被央行叫停。

使用体验尚待提高

从授信和发卡方式上看,无论哪种形态的虚拟信用卡都大大方便了用户的申请和使用,也降低了银行在征信、审批、制卡等环节的成本。仅就卡片制作和邮寄成本来说,一张国产IC芯片卡在10元至15元。通常来说,几大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客户都是千万级起步。照此推算,虚拟信用卡能够节省下的成本确实非常可观。

业内人士指出,虚拟卡不依赖实体信用卡而审批和授信,这对银行风控体系是很大考验。目前消费者抱怨最多的是虚拟信用卡授信额度较低。农行信用币额度算比较高的,普通客户通过农行掌银渠道申请额度也不过1万元,柜台渠道申请最高达5万元,但这个额度低于普通实体卡的授信额度。如何能够快速识别用户身份的真伪、信用状况是否符合要求,授信规模多大合适,这背后的工作量绝不是一两个工作人员能够完成的。可以预见的是,从短期看,不依赖实体卡的虚拟信用卡在授信额度上肯定是要收紧的,甚至会远低于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信用消费产品,毕竟对银行而言,风控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此外,为防止网络诈骗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各家银行都对虚拟信用卡的单日、单笔网上支付限额进行了规定。如浦发银行E-GO信用卡对持卡人的单笔网上支付限额为3000元,单日累计支付交易限额为5000元。

对于虚拟信用卡这一新事物,已经习惯微信和支付宝扫码支付的消费者目前还不是太感冒。在我爱卡信用卡论坛中,就有网友提出两点质疑。首先对于虚拟卡片的实用性有人表示,目前的虚拟信用卡与实体信用卡额度共用,仅仅是不需要携带实体卡片而已,这点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就可实现,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使用了,现在银行推出虚拟卡片“没有多大用处”。其次,在普及程度上,银行虚拟卡片想要得到快速普及恐怕还有待时日。网友指出,有些虚拟信用卡需要具备NFC功能的手机才能用,但大部分中低端手机不具备NFC功能。”

无现金交易的一种尝试

银行业开始尝试变局其实也是在寻求竞争中属于自己的优势,推进虚拟信用卡的建设,也是移动支付的一种尝试。从使用方式来看,虚拟信用卡有实体卡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是消费者出门不需要携带多张卡片,一部手机足矣。其次,虚拟信用卡在支付环节多采用扫码支付或NFC支付,大大减少了被盗刷的风险。再次,虚拟信用卡在网购特别是海淘方面使用范围更广,不用受“白条”必须在京东商城,“花呗”必须在淘宝、天猫才能使用的场景限制。

放眼国外,包括美国运通、VISA在内的境外卡组织都出于支付安全的考虑与各国的银行合作,推出虚拟支付业务。这项业务也被称为“动态卡号”或“虚拟信用卡”,有时也包括虚拟借记卡。采用的模式均是消费者先开立一个主卡型虚拟信用卡账户,再按不同的消费需求划定一定额度到虚拟卡上。这有点类似于传统信用卡的主卡、副卡模式,只是额度划分上更加灵活。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银行推出虚拟信用卡,既是顺应银行账户虚拟化趋势的需要,更是应对线下支付电子化挑战的必然选择。银行业自身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专业基础,如果发力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行业格局。不过依照目前的发展脉络来看,这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移动支付的主流模式。另外,随着银行进军线下扫码,推出一款部署在扫码支付上的信用支付工具,也是优化用户体验的需要。

进入桦树博客下载https://nonif.c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桦树博客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6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